当前位置:首页 > 爱游戏手机版app_爱游戏官网下载ios
贴心完善,保障您购买无忧~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未来产业要聚焦战略必争领域,积极抢抓省赋予江门规划发展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集群重大机遇,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氢能源、深海装备等产业,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未来产业作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实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江门推进“百千万工程”、开辟新兴赛道、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立足优势,梯级推进,以未来产业聚集发展新动能。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已有21个省市在部署近期重点工作或未来5年工作时,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尤其是一些先进地区,更是推出一系列支持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或指导意见,有关经验做法值得江门学习借鉴。
一是突出自身优势,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第一,瞄准细致划分领域“无中生有”。苏州昆山在没有基础研发优势和产业基础的条件下,前瞻布局小核酸产业,构建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成为亚洲最大的核酸研究基地。第二,基于扎实产业基础“有中育新”。苏州依托完备的产业体系和成熟的产业配套,布局前沿新材料、仿生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第三,聚焦传统优势产业与特色应用场景“优中培精”。杭州依托现有信息经济先发优势,率先布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领域,推动信息技术领跑全国。
二是强化科创攻关,提升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聚焦未来产业全过程创新链建设,打造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策源地。第一,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引导。比如,合肥针对量子信息科技,每年单列5000万元资金,以“赛马制”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第二,打造高水平创新载体。上海实施未来技术“筑基计划”,建设未来产业研究院,打造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未来高地。第三,深化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苏州聚焦医疗器械、生物医药领域,搭建产业孵化平台,使多项重大医疗器械装备实现了源头技术“自主可控”,成功孵化项目公司约60家。第四,强化人才支撑。深圳实施创新人才汇聚工程,面向未来产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三是坚持试点先行,构建未来产业培育新体系。第一,构建梯次培育体系。深圳根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熟度将未来产业分为5至10年内和10至15年内有望成长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两类,第一类更看重前沿技术探讨研究和技术应用,第二类更看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第二,谋划建设特色未来产业载体。上海加快布局未来产业载体,推动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和紫竹高新区等第一批3个先导区建设。第三,搭建场景应用示范地。2022年,南京围绕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热点领域发布优质场景15个,赋能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省规划发展的5大未来产业集群中,有3个将江门标注为重点依托城市(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绿色低碳),这是江门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重大机遇,我们要找准突破口,加快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江门发展未来产业的基础:产业基础扎实,拥有涵盖工业41个大类中的35个、207个中类中的142个,以及2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是省规划发展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布局城市,已成功培育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轻工纺织、先进材料等三个超千亿产业集群,硅能源、新能源、盾构机等新兴起的产业发展迅猛。发展空间广阔,拥有全省新一轮布局最大、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集聚区,是大湾区具备超100平方公里可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正加快建设省重点支持的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资源要素成本低、生活居住性价比高,是“总部+基地”“研发+生产”跨市战略组合布局的理想城市。创新资源丰富,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室预计2024年运行取数,江门双碳实验室获批筹建省实验室,省科学院江门产研院、华南生物医药大动物模型研究院等陆续建成并发挥作用,全市高企存量近2700家,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江门抢抓未来产业的突破口:江门要抢抓省规划发展五大未来产业集群机遇,需结合自身优势,选准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赛道。一是未来绿色低碳领域。江门在储能材料、储能电池生产、电池综合利用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拥有中创新航、芳源、优美科等龙头骨干企业,可将新型储能、氢能、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二是未来智能装备领域。江门在轨道交通、汽车、船舶与海工装备、数控机床、激光装备等领域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拥有2家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润宇传感器、凯特精密)以及富华重工、欣龙隧道装备、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等一批实力强劲的大企业,可将高端数控机床、深地深海装备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三是未来生命健康领域。江门在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拥有无限极、特一药业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以及华南生物医药大动物模型研究院、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可将合成生物、生物制造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四是未来电子信息领域。江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优势领域主要集中于印制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光电器件等领域。接下来,要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元器件、先进网络通信介质等产业。五是未来材料领域。江门先进材料产业基础扎实,尤其是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及制造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材料、高性能涂料、先进纤维材料、光芯片材料等产业。
江门要立足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量力而行、分步推进,加快建设具有特色性、延续性的未来产业,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
一要强化产业统筹规划,形成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坚持全市统筹、差异布局、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引导和驱动作用。首先,要深化产业调查研究。充分抓住机遇,组建未来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小组,为江门未来产业发展把脉定向、出谋划策。其次,要研究出台支持未来产业发展政策。根据省布局发展五大未来产业要求,出台未来产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要素保障等配套政策,形成未来产业“1+N”政策体系。第三,要加大市级层面统筹协调。依托制造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市级层面未来产业推进工作机制,强化市县两级联动;主动加强与广深港澳等周边发达地区产业协作,形成差异化协同发展格局。
二要聚焦产业连续性,构建未来产业梯度培育体系。笔者建议将适宜江门发展的未来产业分为三级梯队进行培育。未来绿色低碳产业为“第一梯队”。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新型储能产业为主要抓手,整合新能源电池、硅能源等产业链资源,完善新型储能产业布局,推动新型储能、硅能源、新能源电池一体布局协同推进整体提升。利用海上风电资源丰富等优势,加快开展无淡化电解制氢等研究,推动国能台电等碳排放大户开展碳捕集封存与利用试验,以“点”带“面”实现未来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快速破局。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产业为“第二梯队”。要突出优势引领加快发展,鼓励中车广东、航通船业、欣龙隧道装备、润宇传感器等装备制造以及无限极等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核心技术领先、产业链塑造能力强等优势,加快向智能装备零部件、深地深海装备、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发力,牵引产业链要素集聚,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未来电子信息和未来材料产业为“第三梯队”。要注重夯实基础适时发力,瞄准深圳、广州等布局发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强化与珠三角周边地市的产业协作,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元器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网络传输介质材料,以及高性能复合纤维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产业,形成“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终端+配套”等产业分工模式。
三要加强产业技术储备,增强未来产业发展动力。笔者认为要围绕未来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布局创新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第一,强化科技攻关。深化“揭榜挂帅”机制,围绕新型储能、深海深地装备、合成生物等重点领域关键材料、先进工艺、关键技术等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建设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上下游联动的创新联合体,鼓励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第二,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推动江门双碳实验室、华南生物医药大动物模型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加快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水平科研机构合作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中试熟化基地等创新平台,以政府牵头、企业参与模式引进、打造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公共技术服务创新平台,解决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第三,做好科技成果产业化。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探索建立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发、多元投资、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研发合作机制,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
四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高水平未来产业平台载体。要坚持集聚集群发展,提前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平台。第一,强化产业布局衔接。根据江门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及其与现有战略性产业的接续性、融合性,全市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经开区、特色产业园等要从自身比较优势出发,明确1—2个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并预留一定面积的工业用地用于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未来产业载体布局。第二,谋划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学习借鉴上海、浙江等地先进经验,打造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第三,开展未来产业园试点建设。一方面,要推动有基础有条件的现有特色产业园区向未来产业方向延伸,另一方面,要瞄准未来产业细分领域,谋划建设更多以未来产业为主题的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江门未来产业的核心承载区。
五要完善产业生态环境,激发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要从资金、人才、场景等多方面入手,构建良好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加快发展。第一,完善财政金融支撑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动财政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重点领域倾斜。第二,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发挥江门人才发展集团作用,加大面向未来产业的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强化各类别各层次人才支撑。第三,打造融合应用场景。谋划搭建新技术、新产品中试基地和应用测试平台,重点围绕产业、商业、生活等多个领域,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未来技术跨学科跨领域应用,丰富未来产业应用场景。
(苏程佳,市委政策研究室经济研究科负责人、博士;苏杰,市委政策研究室经济研究科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