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煤是不行再生资源,平朔人给祖国供给的是“乌金”,是热能,是动力,这儿边也有他们的精力。正像《平朔之歌》里唱的:“共和国的炉膛里,焚烧着矿工的热诚。”
我有一个很大的扁柜,占有了家中最大、最完好的一面墙,里边寄存的每一件纪念品,都记录了我的一段阅历,都有一个故事。其间,摆在明显方位、看上去极一般却让人觉得很特别的“藏品”,是一块煤。一块实实在在的、闪着光泽的煤,放在一个精巧的托架上。
它是我在平朔煤矿的地下掌子面亲手捧回来的。压在煤块下面的卡片上写着:“9号煤,均匀发热量5948kcol/kg,干基灰分21.6%,干基硫分1.38%,干基蒸发分31.1%。”每逢我单独打量它或向朋友解说它的来历时,伴随着回想,心里会泛起一股温暖,一种神往和敬意,还有警策与思虑。
我对煤矿并不生疏,曾多次下井,有些仍是全国闻名的大矿。下井时,无一例外都从上到下地穿戴好矿工的配备,头上顶着矿灯或爬进去,或乘升降梯到地心,然后,再坐轱辘马进入采掘现场。
来到平朔煤矿井工一矿,才真实才智了什么叫“全国榜首”。其时,乘大型吉普车下井并直达采掘面。其实既不“采”,也不“掘”,更不是“挖”,而是“割”,我跟着“割煤机”向前走,竟发生一种乘坐联合收割机在丰盈的田野上向前前进的幻觉。
不仅仅咱们,矿工们每全国井、出井也都乘坐货车,像地面上的人乘坐公司的班车上下班相同。平朔煤矿的地下,像一个浓缩的地面上的高速公路网。地下数百米深处,蛛网般的巷道,便是一条条相互连接的公路,其灯火、路标、信号以及各种指示牌,缜密而标准。
它短少的仅仅路旁边的广告,多的是安全警示语。任何一名矿工只需想出一句有利于安全的话,就可制成一个牌子,配上灯火和他的相片,镶嵌在巷道壁上,光辉闪耀,分外夺目。每隔200米有一个“救生舱”,可供30人日子四天。每隔50米,道边有一个自救站,备有淡水和氧气
我在平朔取得的榜首个感觉是“温暖”。由于这儿的生产条件和日子环境,与他们的生产规模和所发明的价值大体是相等的。要知道,煤是不行再生资源,平朔人给祖国供给的是“乌金”,是热能,是动力,这儿边也有他们的精力。正像《平朔之歌》里唱的:“共和国的炉膛里,焚烧着矿工的热诚。”
那么,共和国呢?是否更应该感谢、尊重与保护这种热诚,甚至以相同的热诚温暖矿工呢?
平朔地处“全国九塞之首”的雁门关外,总称“塞外”。至今,还残存古战场的遗韵,表里长城及高高低低的烽火台,举目可见,“草带烽烟色,蝉为朔吹声”。当咱们乘着一阵风沙登上国际一流的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的大岸时,似模糊听到了角声连连,重鼓震天,浓郁的烟尘遮住雄姿英才,却挡不住诗人李贺的吟唱:“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古怪,这塞外的风沙来得猛,走得也急。尘暴一退,令人震惊的巨大煤坑呈现在眼前。采煤工作面是几十平方公里,悉数机械化,其程序便是“铲”和“运”。一铲下去,便是一个60立方米的大煤堆被悄悄端起,回头倒进一次可装载292吨的运煤车里。然后,沿着螺旋形的车道攀缘而上,一辆接一辆,势如游龙般地驶向选煤厂。
没有去过平朔的人也能幻想一下,那巨大的铲车若一下一下铲下去,似能把地球给挖穿,一辆辆运煤车则如一座座小的煤山在移动,它的一个轱辘的直径便是3.7米上千台这样的设备一起作业,该是怎样的一种气势?
现在,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产煤国,仅平朔煤矿就年产1亿吨,全国还有13个年产亿吨的煤炭基地。国际上三成以上的煤炭产值出自我国。咱们不仅是煤炭出口大国,也是国际上最大的煤炭耗费国,我国在经济上所感觉到的“温暖”,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对“乌金”的挖掘与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