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贴心完善,保障您购买无忧~

大夫桥:年月留痕 情面仍旧
发布时间: 2025-04-01 21:39:09 |   作者: 爱游戏手机版app_爱游戏官网下载ios

  金山网讯 镇江中医药文明源脉长远,历代名医辈出,可谓“杏林名城”。前史上曾涌现出如三国时期的吴人葛玄,他被后世尊为“医药开山祖师”;现代则有国医大师颜正华、颜德馨、朱良春等人。市区里有不少和“医”有关的老街巷,在近来的冬日暖阳下,记者从万家巷由北至南散步,途经一个丁字路口向东一转,便踏入了充溢前史神韵的大夫桥。

  大夫桥,西至万家巷,东转南至篾篮巷,长145米,宽2米。《镇江市地名录》记录了冷巷的得名缘由。相传早年有名医乔大夫居此,宅前有三块石板旱桥,故名大夫桥。不过,也有人说冷巷里的那座桥是一个叫做程炳的人捐钱修建的,程炳曾做过光禄大夫,因而冷巷被叫做大夫桥。

  冷巷内,一座座古民居错落有致,其间大夫桥20号尤为有目共睹。这是一座典型的砖木结构二层高楼,南大门上方镶嵌着精巧的石刻八卦图画,西南侧临街巷的部分,外墙奇妙地后缩呈弧形,既共同又特别。

  “这儿从前居住着3户人家,现在只剩下咱们2户了,我和老伴住在楼上,楼下还有1户。”本年73岁的潘晓顺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居住在这座匠心独运的修建里。他和记者说,这座砖木结构的二层高楼,在曩昔有着更丰厚的细节与相貌。从前,二楼东、西两端的窗野外各设有一个细巧精美的阳台,不仅为居住者供给了欣赏街景的绝佳方位,也成了修建外观上的共同装点。

  跟着时刻的推移和城市的开展,这条冷巷阅历了不少变迁。潘晓顺回想,修建的西侧本来紧邻一座巨大的券门,券门的规划古拙高雅,与周围的古民居相辅相成。券门周围便是传说中的三块石板旱桥,但惋惜的是,后来因为冷巷改造的需求,券门和三块石板旱桥都被撤除,只留下一段关于往昔年月的回忆。

  “这条巷子从前特别热烈,邻里之间共处和谐,经常能听到欢声笑语和家长里短的攀谈声。”大夫桥19号的王女士12岁时从板壁巷搬到这儿。她和记者说,现如今,跟着年月的消逝和人口的搬迁,巷子的热烈程度已不如往昔。虽然如此,那份共同的神韵和深沉的情面味仍然深深地痕迹在每一位从前或正在这儿日子的人们心中。采访空隙,王女士的街坊、家住万家巷的彭女士端来一碗热火朝天的杂粮粥,这份憨厚的邻里友情让冰冷的冬日变得更温暖。

  年月悠悠,虽然冷巷的相貌与往昔不一样,但那份源自邻里间真诚的情感与回忆,却好像冷巷中的古民居一般,历久弥坚。(记者 卞婷婷)

产品展示
砖混式固化干燥室
钢结构固化干燥室
联系我们
销售热线:13623830698/13903864496
技术咨询:13623830698
售后服务:13903864496/13938291817
二维码
关注我们